拓展訓練行業在我國的發展剛剛十幾年的時間,這種新興的拓展培訓模式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團體特別是企業的青睞。雖然行業的整體發展是良性的,但是同樣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市場經濟越發達,要求人的素質越高,而日益激烈的競爭也使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拓展培訓寓教于樂的形式和長久的效果保持率是極好的市場敲門磚,而根據需求量身定制課程的服務更讓培訓公司有了爭取市場的利器。
拓展訓練在中國是一個時尚的行業,但它更是一個高尚的行業,因為拓展培訓是以磨練意志、激發潛能、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為主要目的。專業的拓展機構,在從業人員、場地設施、保護裝備,以及項目研發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拓展培訓收費比較高的主要原因。
目前,各地眾多的拓展培訓機構所采用的拓展項目很多還是最初拓展培訓傳入我國時從國外引進的經典項目,我國拓展行業內自主研發的經典項目相對很少,各公司缺少特色課程。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當前拓展培訓行業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很薄弱,一些公司傾力研發的品牌課程,由于沒有相關制度進行約束,很快就會被同行模仿。
有的培訓公司完全以拓展培訓形式設計整個項目組成和培訓流程,走專業化道路;有的將拓展培訓作為核心課程之一;有的則沒有將體驗培訓課程單列,只是出于需要在培訓中使用了拓展培訓的手段。同時,由于定位不同,拓展培訓所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有些專門用于個人潛能的激發,更多的則以企業為服務對象做團隊建設培訓。就市場而言,企業客戶很少提出個人拓展的需求,往往從整體績效考慮希望從團隊建設角度出發接受培訓。而團隊培訓人數多、規模大,從贏利角度對培訓公司更有吸引力。
由于國內拓展行業前景不錯,近幾年相關的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其中一些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對拓展培訓的了解僅僅局限于上過幾次拓展培訓課程,或是從網絡上拷貝一些拓展培訓課程內容,就正式加入拓展培訓行業。通常這些拓展機構沒有建立自己系統的培訓體系,無法培訓自己公司的培訓師。并且行業內有很多從業培訓師,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這種現狀造成了很多拓展培訓流于形式,讓客戶很不滿意。
他們只看到了拓展行業的市場與利潤,卻忽視了拓展培訓的高知識、高技能、高風險以及由此帶來的高投入,因而市場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拓展”,這些所謂的拓展,總體上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單純以贏利為目的,二是以娛樂或特色旅游為主要形式,三是沒有明確的拓展訓練目標。市場的惡性競爭嚴重危害了專業拓展機構以及消費者的利益。
國內拓展市場這些現象的出現,根本原因其實并不在于拓展訓練公司,本質由市場供求決定的。要打突破價格競爭的僵局,拓展訓練公司只有開拓創新了,創新是拓展訓練公司發展的真正靈魂。拓展訓練公司可以研發和設計新型的培訓課程和拓展訓練項目,具有自己公司獨有的特點,才能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生存。
體驗式培訓不是旅游和游戲,也不是單一軍訓和說教,而是向體驗提升方向發展。只有認認真真,發揚“術業有專攻”的精神,踏踏實實的把培訓做好,把事業做大。